心理学家的千百次实验与观察发现:未成年的小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,特别是家庭成员的评价,哪怕是一句话,或者是一个眼神,都可能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,小孩子将在无意识中按照父母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,以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“期望”。
不怕被打倒的男孩
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儿子苦恼,都已经十六七岁了,却一点男子汉的气概都没有。对此,他毫无办法,于是就去拜访一位拳师,请求这位武术大师帮助他训练自己的儿子,希望能够把儿子塑造成男子汉的形象。
拳师说:“把你的男孩留在我这里半年,这段时间你不要见他,半年后,我一定把你的孩子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!”
半年后,男孩的父亲来接儿子,拳帅安排了一场拳击比赛向这位父亲展示他半年来的训练成果,与男孩对打的是一名拳击教练。教练一出手,男孩便应声倒地。但是,男孩一倒地就立即站起来接受挑战,倒下去又站了起来……如此来来回回总共二十多次。
拳师问这个父亲:“你觉得你的孩子够不够男子汉气概?”
“我简直无地自容了,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训练了半年,他还是这么不经打,这么轻易就被人打倒了,哪儿有男子汉的气概呢?”父亲失望地回答。
拳师意味深长地说:“我很遗憾,因为你只看到了表面的胜负,但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倒下去又立刻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?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!”
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强者,而一旦孩子失败,就对孩子横加贬斥,这是不对的。父母要看到孩子的进步,而不要大在意结果。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要多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,而不要用固定不变的眼光观察孩子。
黑点与白点
一天,老师走进教室,先拿出一张白纸,中间有——个黑点。老师问同学看见了什么?全班同学盯住白纸,齐声喊道:一个黑点。
老师沮丧地说,这么大的白纸看不见,只盯住——个黑点,将来你们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。眼光集中在黑点上,黑点越来越大,最后整个世界就变黑了。
整个教室寂静无声。
在沉默中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,中间有一个白点。老师又问看见了什么?全班同学开窍了,——个白点。老师欣慰地笑了,太好了,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。
生活中,如果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放,如同只看到小黑点而看不到大张的白纸。看久了,眼睛里只有孩子犯的错误。
看问题的着眼点不同,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。父母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待孩子,多注意孩子身上的“白点”,积极肯定孩子的优点。
罗森塔尔效应
1968年,罗森塔尔教授和助手们来到—所小学,进行一项实验。
他们从1-6年级各选了3个年级共18个班,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“未来发展趋势测验”。之后,罗森嗒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%的“最有发展前途者”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老师,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,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。8个月后,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小学,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,结果奇迹出现了:凡是上了名单的¨生,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,且情绪活泼开朗,自信心强,求知欲旺盛,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。
其实,当初那份“最有发展前途者”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教授随机挑选出来的,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个学生更聪明。不过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。在这8个月里,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,老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、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,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,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,从而提高了自信心,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,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手寻常的进步。是“期望”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。人们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,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,称之为“罗森塔尔效应”。
这个实验告诉我们,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会间接地产生多么巨大的效果, 家长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孩子,孩子可能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;相反,对孩子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。
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,特别是父母的评价,哪怕是一句不经意的话,或者是一个无意识的眼神,都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。
向往成就了他
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讲述了母亲鼓励他树立成功梦想的故事。在作家小的时候母亲就渴望他能成为一个大人物。尽管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他屡遭失败,但妈妈总是相信他总有一天会实现梦想的。
当他进入学校读书的时候,数学经常不及格,老师的责骂对他来说成了家常便饭。“你的老师不了解你,”妈妈坚决地说,“将来有一天他们会后悔的。你的名字将要用金字刻在他们那个学校的墙上,这一天会来到的。明天我就去学校,把这些话告诉他们。我还要给他们读读你最近写的几首诗。你将来会成为达农佐尔,成为维克多·雨果。他们根本不了解你!”
这些话极大地刺激了少年的自信,电就是从那天起,梦想在脑海中越发清晰了——他要成为伟大的作家。
此后,每当他在文学方面有所进步?妈妈都要称赞一番。妈妈还把他写的诗歌拿给邻居们看,把他写的有趣的故事念给大家听。在妈妈的激励下,孩子对实现梦想更加充满了信心。后来他果然写出了一部小说——《老人与海》,他就是海明威。
海明威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:“人的自信不是生来就有的,人们都畏惧黑暗,但是有母亲的时候,就有了向往……母亲帮助我树起了梦想,我开始相信自己……”
自信心除了孩子进行自我激励外,也需要来自外界的赞赏和鼓励。
如果孩子的想法受到周围人的重视或褒奖,特别是受到自己尊重的人的重视,往往会激情满怀,做起事来也信心百倍。如果孩子“天真”的想法得到的是大人的耻笑、否定,或者是冷漠、不屑一顾,那么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。
|
|
实验小学|绣湖中学|义乌义亭中学|义乌大成中学|义乌中学|义乌市树人中学|义乌辅导站 |义乌一对一|西祠胡同|Yiwu China|义乌政府网微信公众号|义乌热线|义乌稠州论坛|义乌婚庆|小马物流| 百度一下|百度|必应Bing|搜狗|百度百科
2011-2020 © 义乌家教,义乌一对一辅导 就到艾莫儿娇子教育, 义乌辅导站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浙ICP备19028985号
百度统计